Copyright ? 2018 寧德市南陽實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閩ICP備12022866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福州
高溫季節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
【摘要】:
夏季高溫,一般母豬采食量減少,泌乳量低,同時由于高溫高濕,仔豬容易患病,導致哺乳仔豬成活率明顯降低。
據生產實踐,改善母豬的飼養管理和加強仔豬的細心護理,成為高溫季節提高哺乳仔豬成活率的關鍵。
1、改善母豬的飼養管理
1.1、用母豬降溫系統高溫季節,有條件的豬場可在妊娠母豬舍、產仔舍安裝使用濕簾風機降溫系統。
濕簾工作時水分可均勻地淋濕整個降溫濕簾墻,安裝在豬舍另一端的排風機可使封閉的豬舍內形成負氣壓,舍外空氣將穿過濕簾成涼爽氣流而被吸入舍內,一般可使舍內溫度降低3~5℃,起到降溫作用,氣溫越高效果越好。
另外,可在母豬的頭部上方和頸肩部安裝滴水降溫系統,也可采用噴霧降溫。定時噴霧,沖淋豬體,也可采用屋頂噴水,在噴霧降溫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換氣。
1.2、合理安排飼喂時間高溫季節,可將母豬飼喂時間調整到早晚比較涼爽時進行,盡量避開炎熱的中午時間投料喂飼,并適當增加飼喂次數,以增加采食量。
另外,可以進行濕拌飼喂,飼喂濕拌料既可增加飼料的適口性,又可提高母豬對水分的攝入量和飼料采食量。
1.3、增加日糧中的油脂含量高溫季節,適當提高飼料中油脂含量,有利于提高飼料的營養濃度,增加能量攝入。因為相同重量的油脂含量其能量往往高于碳水化合物,消化吸收相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熱量則要高于油脂。
另外,纖維類飼料在后段腸道中發生微生物發酵也可導致體熱產生增加,所以高溫季節日糧中適當提高油脂含量,有利于提高飼料營養濃度,增加能量攝食,但日糧中添加油脂時要注意其新鮮度。
1.4、添加維生素和電解質母豬日糧中適當添加維生素A、E、C等有利于減少應激和提高機體抗病力。
據生產實踐,在熱應激條件下,母豬日糧中適量添加碳酸氫鈉,可以提高血液緩沖能力,維持機體酸堿平衡狀態,從而提高母豬的抗熱應激能力。
1.5、加強消毒,消滅蚊蠅圈舍及時清掃,定期進行消毒,可明顯減少豬舍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,及時消滅蚊蠅,可明顯減少疫病在豬舍內的傳播機會。
據生產實踐,產前1周至產后l周,母豬日糧中適當使用保健藥物,可有效防止產褥熱及無乳綜合癥的發生,保證仔豬哺乳。
2、加強對仔豬的細心護理
2.1、密切監護加強高溫時間對豬群的巡視,既要防止母豬因高溫中暑出現意外,又可減少母豬壓死仔豬現象的發生。
2.2 、防控腹瀉 腹瀉是豬場幼仔死亡的重要原因,舍內濕度過高,易引起仔豬大量腹瀉。因此,在加強通風的同時,使用生石灰或干鋸末等易吸潮材料,及時降低豬舍內濕度,減少仔豬腹瀉的發生。
2.3、固定乳頭全窩仔豬出生后,即可訓練固定乳頭。將弱小仔豬固定到母豬中前部泌乳汁較多的乳頭上,及時做好多余仔豬的寄養工作。
2.4、預防疾病仔豬最常見的疾病是白痢、黃痢和紅痢,要注意預防。一旦發生仔豬或母豬不吃奶或不采食情況,應高度警惕,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方案,做好防病保健工作。
2.5、及時補料據生產實踐,母豬的泌乳量一般在產后20—25d開始下降,為了使仔豬能正常生長發育,必須及時補料。尤其是無機鹽,注意補充鐵、銅、鈷等元素,防止發生貧血癥。每次喂料后要及時供給清潔飲水。
上一篇:
夏季豬場精細管理技術